但使龙城飞将在(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典故)
本文目录
一、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典故
唐玄宗时期,政治腐败,契丹、回纥等少数民族不时侵扰,边境战争不断。当时,由于朝廷处置失当,斗争失利,更加剧了边患。诗人王昌龄忧心忡忡,浮想联翩。
当时,他守卫在边关,有一天夜里,明月高照,他想到秦汉时与匈奴在这里斗争取得的胜利,哀叹远离家乡的将士的困难生活。
他从强秦盛汉筑关御敌的悠久历史中,自然而然地想到两汉的名将李广。
那时候,汉代名将李广曾任右北平郡太守,勇敢善战,匈奴称他为“飞将军”,不敢骚扰他守卫的地方。而当时朝廷未能平定边患,诗人希望有李广那样的名将出现。这时,一首极为精彩的杰作,在诗人王昌龄的脑海中诞生了,这就是有名的《出塞》诗,“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”就是这首诗中的名句。
二、但使龙城飞将在中龙城指什么
“但使龙城飞将在”这句话中,龙城指的是飞将军李广驻军的地方,属于今天河北省的卢龙县。
“但使龙城飞将在”这句诗出自王昌龄的七言绝句。这首诗主要想表达的是诗人慨叹边战不断以及国无良将,这首诗表达了人民要求平息边患,从而可以享受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。
三、但使龙城飞将在的意思
“龙城”指奇袭龙城的名将卫青,而“飞将”则指飞将军李广。“龙城飞将”并不只一人,实指卫青李广,更多的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。
一种可信说法认为‘龙城飞将’指首次出兵就以飞速夜袭匈奴的祭天圣地龙城,在心理上大破对手锐气,其意义更在于打响了汉对匈奴反败为胜的第一仗。
另一种说法认为“龙城”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,而“飞将”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(但李广从未到过龙城)。所以“龙城飞将”其实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。
四、“但使卢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渡阴山”是什么意思
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。意思是:只要龙城的飞军李广驻守,敌人的战马就无法越过阴山。龙城飞将:一说李广,一说卫青。2003年,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对“龙城飞将”的注释做出修改:“龙城”指奇袭龙城的名将卫青,而“飞将”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。“龙城飞将”并不只一人,实指李卫,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
五、但使龙城飞将在的诗意
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意是,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,绝不让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。
出塞
作者:王昌龄
原文:
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。
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。
译文:
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,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。
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,绝不让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。
《出塞》这首诗从写景入手。首句“秦时明月汉时关”七个字,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:一轮明月,照耀着边疆关塞。诗人只用大笔勾勒,不作细致描绘,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,渲染出孤寂、苍凉的气氛。
尤为奇妙的是,诗人在“月”和“关”的前面,用“秦汉时”三字加以修饰,使这幅月临关塞图,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,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。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“神来之笔”。
面对这样的景象,边人触景生情,自然联想起秦汉以来无数献身边疆、至死未归的人们。“万里长征人未还”,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。这里的“人”,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,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。
“人未还”,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,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。这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,前者是因,后者是果。这是从秦到汉乃至于唐代,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。于是在第三、四两句,诗人给出了回答。
声明 :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以及网络,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,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i084881@163.com,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。